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高考考试升学功利化作崇 机器人比赛选手出手阔绰

   日期:2025-03-10     来源:www.nangding.com    浏览:763    
文章简介:进入暑期以来,在北京举办的各类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事实上,从人数上看,中国每年约有10万名青少年参加各类机器人比赛,已居世界第一。

  进入暑期以来,在北京举办的各类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事实上,从人数上看,中国每年约有10万名青少年参加各类机器人比赛,已居世界第一。而中国的足球机器人已经达到世界水平。但数目大不代表着水平高。到现在,中国参加比赛的流程,都是西方国家拟定的。而中小学参加比赛的硬件明显好于大学,在它的背后,则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在作崇。

  中国足球机器人已经达到世界水平

  在一块木制比赛场地上,双方足球机器人运动员进攻、防守、突破、射门,激烈混战。它们的控制者双眼紧盯着电脑屏幕,准时采取手段,以期攻破他们大门——这是在第十届全国机器人大赛中最引人注目的比赛项目。

  “机器人足球比赛最重要的还是看程序撰写。”刚刚在半自主型5对5机器人足球制比赛中以5∶0大胜的河海大学代表队领队李奎老师介绍说,他们之所以可以取胜,是由于把图像处置速度提升了不少,普通的代表队每秒可以处置四五十幅画面,而他们则是每秒82幅。

  机器人足球比赛借鉴了很多真人比赛的情形,队员配合、战术打法、进攻步伐,这都需要设计计算机程序进行控制。

  日前举行的全国机器人大赛暨2010年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中国队选拔赛是国内规模最大、最权威的机器人技术大赛,今年吸引了全国40多所高校近400名老师和选手参加。在足球比赛中获胜的足球队,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

  今年大赛的东道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器人足球代表队“water”刚刚在新加坡主办的2010年机器人世界杯决赛中以5∶4击败上届冠军荷兰“tu”队,荣获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冠军,这是国内自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的500多支代表队参赛。

  “确实,国内足球机器人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国际机器人足球网盟副主席、中国分会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洪炳镕教授是全国机器人大赛的最早主张者,“过去只有小盒子式的半自主型机器人足球比赛,目前仿真型机器人足球比赛已经非常精彩了。大家的目的是有一天机器人可以组队来对抗人类足球队。”

  每年约10万中国青少年参加机器人比赛,流程却由西方国家拟定

  在大学生蓬勃发展地进行机器人比赛时,一场13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的“第十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也在北京同时举行。

  除去比赛本身,大赛还专门设立了一场“机器人竞赛进步平台”。在平台上,记者获知国内每年参加机器人比赛的青少年人数大约在10万,居世界第一,但现在中国机器人大赛的具体比赛流程大都由西方国家拟定,尚没一项可以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的机器人比赛。在这方面,日本率先获得突破,创制了相扑机器人比赛,将日本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与现代机器人比赛相结合,获得了显著的成就。

  与会专家提出,近十年机器人比赛在中国飞速进步,具备肯定的社会基础,国内选手在国际赛事中也相继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因此国内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创制完全由中国人拟定比赛流程的机器人比赛,通过现代科技将古老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本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总裁判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智能化学院院长崔世钢的看法是,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长远目的之一就是要走国际化路线。他介绍说,现在正处于研发阶段的太极机器人比赛是以中国太极作为主要元素,讲究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新型机器人赛事。

  大多数高校机器人比赛投入不多

  一黑一黄两个身高30厘米左右的机器人,面对面站立,黑色的小心地向前挪动,另一个黄色的先是站着不动,但忽然大步向前,伸出右臂一下击中他们。“有效!”旁边的裁判立刻发出指令,黄色机器人得分。

  这是全国机器人大赛中类人型机器人击剑比赛现场。这类比赛用机器人虽然身材不太高大,但还是有肯定的制作本钱。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主任彭书华介绍,参加仿真型机器人比赛,一般仅需撰写程序,本钱不高。类人型机器人,这几年价格有所降低,但也需要万元左右。假如想在国际比赛中拿奖,就需要购买精度更高的机器人,价格最高的需要十几万元。

  不过,洪炳镕教授还是对于现在国内高校机器人的研制不太认可:“大学生参加比赛,有些高校非常支持,能提供一些资金,不过大多数高校,学生从事机器人制作还是没钱,有些是团委拿一些,有些是各院系自己凑一点,我还是期望有专门资金帮助学生们达成他们的奇思妙想。”

  一所近几年在各类机器人比赛中成绩还算很好的高校,每年投入只有几万块钱。学校的带队老师说,学生平常机器人制作与出来比赛所有些花费都在其中,需要精打细算。

  高考考试加分驱动一些中学参加机器人比赛出手阔绰

  与一些大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资金上顾此失彼相反,一些中小学校则看上去异常阔绰。

  在机器人竞赛进步平台上,一些代表队的指导师指出:一些中小学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期望在素质教育方面获得突出的成绩,不惜投入巨额资金购买有关器材,每当有厂商推出新型商品,学校都会订购,一年下来就可能花费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在一些省市,给获奖学生升学加分等方面的奖励,也加剧了这种攀比。有些地方,参赛学生一旦获奖便可在高考考试时获得加分,甚至获得保送大学的资格。据某南方省份代表队领队和教练介绍:这个省的参赛选手假如获得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二等奖就能在高考考试中获得10分加分,获得一等奖则可以由学校推荐,直接保送上大学。在这种大环境下,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难免蒙上功利色彩。

  针对这一问题,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通过规则调整和指定器材提供商来杜绝比赛的功利倾向。

  总裁判长崔世钢说:“大家通过不断地调整比赛规则来制约厂家,消除比赛中厂家的‘影子’。譬如大家可以规定一个机器人需要可以拆散成50个以上的零件才能参加比赛,如此学校就不会购买厂家生产的基本是成品的、不可以拆分的机器人,也就减少了厂商对比赛的干涉程度。并且大家会和指定的器材提供厂家进行谈判,需要厂家提升商品性价比,以减轻校方在机器人研发方面的经费重压。”

  据悉,各省区市教育部门正在逐步取消机器人比赛的加分规范,旨在降低比赛的功利色彩,让青少年在真的自由的环境下学习,以兴趣为导向,从而挖掘出在科技方面有独特天分的孩子。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